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贺龙创造性地运用“盘旋打圈子”战术,在乌蒙山区与国民党军10个师周旋月余,最终率1.7万将士胜利抵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毛泽东后来评价:“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1927年8月1日,非共产党员的贺龙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身份担任南昌起义总指挥。起义前夜,他当众宣布:“我跟共产党走,绝不回头!”两万起义军中,其嫡系部队占四分之三。起义失败后,他在瑞金绵江中学宣誓入党,完成从旧军人到共产主义战士的蜕变。
14岁便行走江湖的贺龙,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他率领21名农民手持两把菜刀夜袭芭茅溪盐局,缴获12支步枪,组建起湘西第一支农民武装。这种底层反抗基因,为他日后接受共产主义埋下火种。
1937年9月,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率部挺进晋西北。在雁门关伏击战中,他创造“分段截击”战法,击毁日军汽车百余辆,切断大同至忻口运输线. 冀中平原的旋风
1928年初,贺龙返回湘鄂西,仅带7支步枪重建武装。他创造性地提出“敌来我飞,敌去我归”的游击战术,至1930年发展出红二军团,开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苏鼎盛时期涵盖58县,主力红军达3万余人。
1926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的贺龙,在汉口秘密会见共产党员周逸群。他力排众议在军中设立政治部,成为北伐军中最早接纳共产党政治工作的将领。次年4月,其部在河南临颍战役中击溃奉系精锐,所部扩编为第二十军,兵力达2万余人。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桑植县洪家关镇,这个武陵山脉深处的土家族村寨,孕育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
1939年2月,贺龙指挥齐会战。